登飛來峰
宋 王安石
飛來山上千尋塔,聞說雞鳴見日升。
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緣身在最高層。
傳說唐宋時期,在浙江紹興城外的林山上,有一座從瑯琊郡東武縣飛過來的峰,取名飛來峰。尋,是古時候的長度單位,八尺為一尋,一尺為33厘米,千尋塔,意思就是很高很高的塔。浮云是指在山間浮動的云霧。也可理解為奸邪,因為古語有“浮云蔽日”的說法,意思是浮云遮住太陽,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;后泛指小人當道,社會一片黑暗。望眼是指視線,“緣”的意思是因為。
全詩譯文:登上飛來峰頂高高的塔,聽說每天雞鳴時分在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。不怕層層浮云遮擋我遠望的視線,是因為自己站在飛來峰的最高層。后兩句是全詩的精華,蘊含著深刻的哲理: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,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。只有認知達到了一定的高度,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,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。